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重要抓手,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关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力求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开拓实践教学的新空间与新局面。近日,学院实践教学中心组织教师前往易门县六街街道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双方就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达成共识,并正式签订了《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易门县六街街道距离学校 85 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种类丰富多样。当地主要种植玫瑰花、茶叶、小麦、油菜、葡萄等农作物,同时拥有成熟的蘑菇种植产业链。这样的地理与农业产业优势,为植物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可以在实地观察与实践中,深入了解各类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此次合作标志着学院在实践教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学生提供了深入农村基层、接触农业生产实际的宝贵机会。蔡红院长带领学院骨干教师队在版纳海关召开座谈会,双方就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成功签订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这一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学院校外实践基地的版图,为植物检疫专业学生开辟了全新的实践领域,使他们能够接触到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等前沿领域的工作内容。

西双版纳海关动植物检疫处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主要负责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管理规范,承担着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此外,还组织实施风险分析和紧急预防措施,承担出入境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生物物种资源的检验检疫等重要任务。通过与版纳海关的合作,学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国际化的检验检疫标准与流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
学院植物保护、植物检疫专业负责人马丽教授、谢勇教授对此次两个实践基地的签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个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植物保护专业和植物检疫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高度契合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为合作双方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推动双方在科研项目合作、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学院将继续秉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理念,不断加强与各类实践基地的合作与交流,持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