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旱地稻香润民心
2025年3-4月,春耕生产如火如荼。植物保护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由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领衔,支部党员蔡红、陈斌、傅杨、郭力维、杜广祖、胡洋山等组成科技服务先锋队,深入云南省怒江、普洱、红河等地的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并指导旱地优质稻种植栽培技术,为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和农民群众送去“科技春雨”。

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在龙陵县调研
支部建立“三带三联”工作机制,即:党员专家带技术、带品种、带模式,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合作社、横联龙头企业。滇禾优34、滇禾优615、滇禾优918等旱地优质稻品种具有顶土能力强,抗旱能力强和分蘖能力强等“三强”特性,在旱作条件下亩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口感软糯回甘,已成为山区的优选口粮作物。培训中,支部党员针对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杂草防除、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从选种、拌种、播种、封草等每一个种植环节,开展了课堂培训和现场演示。通过参训人员现场体验操作,确保了对旱地优质稻种植全过程清晰明了,让所学技术能更快上手。

支部党员傅杨讲解旱地优质稻杂草防控技术

支部党员杜广祖讲解旱地优质稻虫害防控技术

支部党员胡洋山讲解旱地优质稻病害防控技术

支部党员蔡红进行现场操作示范

参训人员现场操作体验
春耕一线党旗红,科技兴农正当时。植物保护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双带头人”机制为引擎,筑牢粮食安全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让党旗在田野里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