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访问! 今天是

研究生培养

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发表时间:2023-10-25 访问次数:


一、学科概况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建设源于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植物保护教研组。自1983年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共下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点、农药学和入侵生物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现有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6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77 人,占比 96.25%,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师3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973首席专家2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云岭学者、云南省兴滇人才、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人才称号35人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创新团队共10个。近三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15名,毕业生继续升学,或去往国企,农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体现了典型的农科特色和植物保护专业的强大优势。

植物保护学科拥有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云贵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林下中药材绿色发展重点研究室”“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以及中法国际联合实验室“PLANTOMIX”等系列科研教学平台。学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4项,在研经费1.6亿余元,人均科研经费182万元。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LifeCommunications Biolog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23部,授权专利118件。本学科学术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植物保护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学院将着力打造植物保护科学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新高地,营造开放、自由、独立、创新的学术氛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推动植物保护学科双一流建设,助力新农科发展。

二、培养目标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立足我国无可替代的生物资源优势和西南区位优势,瞄准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围绕植物保护领域重大难题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培养德才兼备,能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构筑我国西南边陲生态安全屏障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有严谨治学态度、良好学术道德规范。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因特殊原因未能在基本学制内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得超过5年。

在学校规定的基本学制年限基础上,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应修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学位论文符合答辩要求,达到申请提前毕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提前毕业的硕士生应至少在校学习期满2年。

四、研究方向

下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入侵生物学四个研究方向。

1. 植物病理学

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病害控制、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真菌病害及真菌资源、植物细菌病害研究、植物病毒、植原体研究、植物线虫病害研究。

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昆虫分类与系统学、昆虫生理与病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生物防治、虫害检疫与生物安全等。

3. 农药学

新农药研发、农药作用机理与抗性、农药环境行为与化学生态、农药剂型与加工、农药应用技术。

4. 入侵生物学

研究入侵物种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入侵物种的种群形成与扩张机制、入侵物种预警与控制技术。

五、培养方式

(一)基本方式和方法

采取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并重,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修学分和进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学术活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并注重体育锻炼,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可成立导师指导小组,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邀请2-3名校内外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组成。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应组织共建学科组成导师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指导教师要教书育人,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采取政治理论课学习与经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和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并重,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工作并重,修学分和进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课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学习

贯彻课程学习与科研并重的原则,使硕士研究生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又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是提高研究生业务素质的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较好的实验技能。研究生在入学第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一)。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要求和研究生本人的条件采取听课、讨论、自学辅导等方式进行,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必修环节和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总学分要求为不少于30学分、不超过3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6学分,培养环节4学分。所有课程的学习必须在入学后第1学期内完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为必修课,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方能获得学分。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的课程须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重修。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的同时,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3门本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不计学分,考试须合格。未补修或补修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

符合《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第一外语课程学习的规定》可申请免修、免考第一外国语。

植物保护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开课单位

公共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笔试

研究生处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笔试

研究生处

研究生综合英语

54

3

1

笔试

研究生处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健康管理

54

3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36

2

1

课程论文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学科前沿技术

54

3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现代生物技术理论与应用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非学位课


公共选修课

学术英语翻译

36

2

2

笔试

研究生处

第二外语

36

2

2

笔试

研究生处

昆虫分类学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昆虫生理学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昆虫生态学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昆虫研究法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入侵生物学

36

2

1

笔试

植物保护学院

入侵物种案例分析

36

2

1

课程论文

植物保护学院

生物安全学

36

2

1

课程论文

植物保护学院

农药应用技术与研究方法

36

2

1

课程论文

植物保护学院

农药毒理学

36

2

1

课程论文

植物保护学院

新农药创制专题讨论

36

2

1

课程论文

植物保护学院

农药研究进展

36

2

1

课程论文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病理学Seminar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分子植物病理学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抗病遗传与育种技术

36

2

1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植病研究方法

36

2

1

笔试

植物保护学院

必修环节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18

1

2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

3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学术讲座与学术报告

/

2

1-5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中期考核

/

/

3-4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教学实践及社会实践

/

1

1-5

考查

植物保护学院

补修课程

凡跨一级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小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3门,不计学分。

总分

本学科总学分要求: ≥ 30 学分

、主要培养环节及要求

学术活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未完成必修环节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

(一)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含学习计划(包括学习计划、读书计划、学术活动安排等)和论文研究计划(学位论文研究和工作计划),在新生入学后的2个月内完成。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要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研究生个人实际情况,指导研究生认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一经制定不得随意更改,更改个人培养计划应得到导师、学位点和学院的批准。

(二)文献综述与开题

根据科研创新的培养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前应广泛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相关文献,至少阅读50篇研究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本学科研究方向内容一致,应强调同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密切联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要体现学科领域的创新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研究生应尽早确定研究课题,尽早开展科学研究,尽早进入实验室,一般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选题和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开题报告按学校最新文件规定执行。学位论文选题一经通过论证,应严格认真执行,如有更改,应重新论证。经评审通过的开题报告,上传至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审核。

(三)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研究生应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活动不少于18学时,考核合格计1学分。

(四)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必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实践教育、学位论文选题等,具体要求见《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五)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活动是提高研究生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重要方式,学术活动包括做学术报告和听学术报告。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出国(境)联合培养半年以上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视为考核合格。研究生在完成有关学术活动后,填写《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各学位点和导师给予考核(合格与不合格),考核合格记2学分。

(六)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指研究生协助指导教师或本学科专业任课教师的本科生教学、实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等,不少于20学时,由学位点、指导教师或本学科专业任课教师考核;

社会实践,一般为志愿服务、课题调查研究等,撰写一篇及以上调查报告,由学位点、指导教师考核。教学实践及社会实践考核通过计1学分。

八、毕业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它集中体现了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实际工作能力、开拓精神以及对所研究领域的熟知程度。学位论文应有创新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理论分析和研究方法上有所改进,能表现出研究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应有新的见解或能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并做到结构严谨、概念准确、推理严密、数据可靠、词句精练通顺、文字图表清晰、标点符号正确。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以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有足够的分量,一般在3万字以上。学位论文应按照《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规定。

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1—2个月按照论文格式和要求全部完成,由校外3名同行专家对论文质量进行初步评审,论文评审采用双盲审形式,由学院统一组织,经评审合格后方能申请答辩。

(二)毕业及学位授予

本学科申请学位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5年)内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完成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的课程和必修环节,考核合格。论文需符合《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规定》,并通过论文答辩。且在读期间须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发表并正式出版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全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 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

2. 发表影响因子IF≥3的研究型SCI论文,前2名作者可申报学位。

3、发明专利、标准,排名第二可申报学位。

完成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后,可向所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处提出答辩申请,经批准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答辩合格经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准予毕业。学位授予按《云南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符合学校授予推荐者,方可授予硕士学位,由学校颁发学位证书。